摘要:为了探讨不同营养结构的饲料对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生长性能、体成分、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从而优化其养殖饲料配方,共设置4个星虫处理组(CG、EG1、EG2、EG3),分别投喂不同种类的饲料:发酵鸡粪、黄豆粉与玉米粉混合物、虾饲料、鳗鱼粉,进行为期60 d的饲喂。通过监测可口革囊星虫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体壁粗蛋白和脂肪含量、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赖氨酸和异亮氨酸水平,以及酸性磷酸酶(ACP)与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等指标,评估饲料对星虫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EG2组(虾饲料)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表明虾饲料对可口革囊星虫的生长具有最佳促进效果。适宜的饲料蛋白质水平应在17%~44%,碳水化合物水平应控制在29%左右。CG组和EG1组的体壁粗蛋白含量高于EG2和EG3组;而脂肪含量在各组间差异不大。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CG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EG3组。CG组的芥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赖氨酸水平为0.86%时,ACP和AKP活性较高;异亮氨酸水平在0.26%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和CAT活性较高。结果显示,饲料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水平及脂肪酸结构可以显著影响可口革囊星虫的生长性能和营养价值。
文章目录
0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设计及饲养管理
1.2 饲料成分
1.2.1基本营养组成
1.2.2脂肪酸组成
1.2.3氨基酸组成
1.3 样品采集及数据测定
1.3.1 生长指标测定
1.3.2 常规体成分测定
1.3.3 生化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四种饲料对可口革囊星虫稚虫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
2.1.1生长性能及成活率分析
2.1.2常规体成分分析
2.1.3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分析
2.1.4免疫、抗氧化和消化相关酶活力分析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