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海洋牧场食物网营养级与生态位——以三亚蜈支洲岛为例

2025-07-18 30 1.48M 0

  摘要:为了解热带海洋牧场的食物网结构特征,本研究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三亚蜈支洲岛热带海洋牧场主要消费者的碳、氮同位素特征、营养级、基础有机质来源及营养生态位进行分析。利用拖网采集渔获物,对42种鱼类和21种无脊椎动物的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鱼类δ13C值范围为-17.95‰~-14.74‰(-16.92‰±0.79‰),δ15N值范围为10.94‰~15.44‰(12.8‰±1.05‰),营养级介于2.98~4.33(3.54±0.31);无脊椎动物δ13C值范围为-17.77‰~-13.35‰(-15.82‰±1.24‰),δ15N值范围为7.08‰~12.08‰(10.59‰±1.36‰),营养级介于1.85~3.71(2.89±0.40)。采用SIMMR模型对消费者的基础有机质来源进行分析,发现鱼类的基础有机质来源以沉积有机质为主,占比43.2%,无脊椎动物的基础有机质来源以底栖微藻为主,占比47.6%。采用SIBER模型对消费者的营养生态位进行分析,发现δ15N变幅(NR)为4.43‰、δ13C变幅(CR)为7.86‰、凸多边形面积(TA)为20.39‰2、平均离心距离(CD)为1.54‰、最短平均值(MNND)为0.27‰、最短标准差(SDNND)为0.26‰、标准椭圆面积(SEAc)为4.76‰2。与其他海域食物网相比,蜈支洲岛海洋牧场食物网的营养级跨度和生态位面积均较大,基础有机质来源更丰富,说明该区域食物网营养结构复杂、多样性高且稳定性强,整体上处于较为健康的状态。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品处理

  1.3 稳定同位素分析

  1.4 营养级划分

  1.5 基础有机质来源占比

  1.6 营养生态位

  2 结果和分析

  2.1 消费者的碳、氮稳定同位素范围

  2.2 食物网营养级特征

  2.3 基础有机质来源占比

  2.4 消费者生态位

  3 讨 论

  4 结 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