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莲内酯抑制刚地弓形虫增殖作用的研究

2025-06-29 20 0.68M 0

  摘要:目的 探讨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AG)对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的抑制作用及潜在治疗机制。方法 在人包皮成纤维细胞(HFF)中加入0、5、10、20、40、80、120、160、320μmol/L穿心莲内酯和10μl CCK-8溶液,检测各组细胞的吸光度(A450值),绘制增殖曲线。将HFF细胞分为二甲基亚砜(DMSO)组、AG组和乙胺嘧啶(PYR)组,分别加入SAG1抗体,绿色荧光标记的羊抗兔IgG抗体(1∶1 000),红色荧光标记的羊抗兔IgG抗体(1∶1 000),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弓形虫入侵情况,并计算入侵率。将HFF细胞分为DMSO组、AG组,加入绿色荧光标记的羊抗鼠IgG抗体(1∶1 000),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增殖情况。将HFF细胞分为DMSO组、AG组和PYR组,分别加入100μl DMSO、40μmol/L AG和5μmol/L PYR,显微镜下观察空斑面积。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PRi)技术筛选互作蛋白,链酶蛋白酶降解法验证异戊烯基焦磷酸合成酶基因(IspG)与AG的互作,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IspG蛋白表达情况。逆转录定量PCR (RT-qPCR)检测互作蛋白基因mRNA相对转录水平。使用GraphPad Prism 8.0.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在0、5、10、20、40μmol/L AG中HFF细胞相对活力维持在较高水平,无明显毒性;在80、120、160、320μmol/L AG中相对活力分别为57.83%、34.16%、48.25%和30.75%,毒性明显(F=14.96,P <0.01)。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AG组和PYR组入侵率分别为(8.06±2.40)%和(6.36±1.79)%,均低于DMSO组(42.49±9.75)%(F=35.88,P <0.01)。DMSO组平均每个纳虫泡的弓形虫数量约为5.78±0.94个,高于AG组的1.40±0.12个(t=7.98,P <0.01)。空斑实验结果显示,AG组和DMSO组的空斑形成面积分别为3 210±1 840μm2和0μ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03,P <0.01)。SPRi鉴定AG与弓形虫的互作蛋白,蛋白质谱评分最高的弓形虫蛋白分子为核糖体RNA加工蛋白、ATP合酶α亚基、异戊烯基焦磷酸合成酶(IspG)和START结构域蛋白,分别为2.19、4.01、4.01和2.12,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药物亲和响应靶标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10μmol/L AG组的IspG蛋白水平为0.25±0.01,显著高于对照组0.12±0.01 (F=294.2,P <0.01)。RT-qPCR结果显示,40μmol/L AG组IspG mRNA的相对转录水平为4.903±1.546,高于DMSO组(1.19±0.20)(t=4.123,P <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IspG蛋白表达水平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下降趋势:AG 0 (DMSO组)、10、20和40μmol/L的相对蛋白水平分别为0.57±0.01、0.52±0.02、0.24±0.05和0.03±0.01 (F=313.4,P <0.01)。结论 穿心莲内酯通过靶向IspG蛋白,抑制弓形虫的入侵和增殖,具有显著的抗弓形虫活性。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