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探究Yr17/Lr37和Yr29/Lr46基因在青海高原小麦改良中的聚合效应,本研究利用来自CIMMYT的小麦品系Mucuy与青海小麦品种‘高原448’配制杂交组合,构建遗传分离群体,分别在F3、F4和F5代通过分子标记检测,筛查Yr17/Lr37和Yr29/Lr46两个基因在各代中的遗传特点。并将F4代条锈病成株期抗性鉴定数据与基因型数据相结合分析2种基因聚合后的表型效应。结果显示,167份F3代材料中有49.1%携有2个兼性抗病基因Yr17/Lr37+Yr29/Lr46,49.9%的材料仅携单一兼抗基因Yr29/Lr46。在F4代和F5代中,分别有52%和43%的家系已聚合Yr17/lr37+Yr29/Lr46;田间成株期抗性调查显示,小麦条锈病严重度在0~100之间分布,其中高抗(DS≤5%)占25.74%,中抗(5%≤DS≤30%)占29.94%;同时携带Yr17/Lr37和Yr29/Lr46的家系的条锈病严重度为11.75%,仅含Yr29/Lr46家系的严重度为38.08%。Yr17/Lr37与Yr29/Lr46基因的聚合显著提高了小麦对条锈病的抗性,改良后的高代品系具有高抗条锈病的特性。
文章目录
1结果与分析
1.1亲本Mucuy和‘高原448’的分子标记检测
1.2 F3、F4和F5代抗性基因分子标记检测
1.3 F4代群体田间条锈病抗性鉴定
2讨论
3材料与方法
3.1供试材料
3.2分子标记检测
3.3田间条锈病抗性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