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域生态网络构建的关键区空间辨识

2025-06-27 30 1.14M 0

  摘要:【目的】探究城市生态网络构建的关键区科学辨识,以期为市域生态修复策略分类实施、生态资源格局巩固及生态系统效能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湖州市为研究区域,通过综合评价(CE)法构建自然、社会因素不同指标权重下的生态源地辨识体系;运用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与电路理论构建综合阻力面;结合生态“夹点”“障碍点”模拟,构建生态网络,辨识关键生态廊道、生态保护优先区与生态修复优先区。【结果】1)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环境安全等自然因素是辨识生态源地的主导因素。2)生态源地主要分布在湖州市长兴县、安吉县,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南浔区分布最少,共辨识生态源地16个,面积共计2 449.17 km2。3)生态保护和修复优先区主要分布在长兴县、吴兴区,共辨识关键生态廊道18条,生态夹点32个,生态障碍点6处。【结论】自然、社会因素不同指标权重试验、综合阻力面修正可以显著提升生态源地的辨识结果,城市化水平影响生态网络构建的关键区分布,湖州市域关键生态廊道、生态保护和修复优先区的区县空间分布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实现了生态网络构建的关键区空间辨识,有助于市域内生态资源的高效整合,为市域国土空间生态网络的精准保护修复和综合效能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 生态网络关键区辨识方法

  2.2.1 生态源地识别

  2.2.2 综合阻力面构建

  2.2.3 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优先区辨识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态源地识别结果

  3.2 生态源地空间分布特征

  3.3 综合阻力面构建

  3.4 生态网络关键区域分布

  3.4.1 生态廊道分级辨识

  3.4.2 生态保护优先区辨识

  3.4.3 生态修复优先区辨识

  4 讨论

  4.1 生态网络构建关键区辨识精度提升路径拓展

  4.2 关键区辨识研究与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的有效衔接

  4.3 关键区辨识结果是生态保护修复策略制定的重要参考

  5 结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