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分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过程中各职能部门的协作机制以及现行政策工具的应用特征,探讨如何构建更完善的治理政策体系,从而为提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效提供决策参考。本研究选取了1984—2022年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相关政策文本,使用文本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政策发布部门与政策工具的关系展开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政策信息挖掘方面确定了26个政策发布部门,其涵盖中央、省(自治区)、市(县)级,同时划分出命令-控制型、经济激励型、自愿型三类共29项政策工具。核心边缘分析表明不同部门通过使用相同的政策工具提高政策实施强度,核心网络中政府部门使用命令-控制型和自愿型工具多于经济激励型工具,而经济激励型工具应用形式单一、缺乏激励。合作网络分析则表明部门合作网络包含26个节点、146条连线,存在3个派系。中央部门中,农业农村部和生态环境部是核心部门;地方部门中,省农业农村厅和省生态环境厅作用关键,中央和地方部门间无跨级合作。其中中央部门派系包含12个部门,规模最大,以鼓励引导为主,自愿型工具使用频次高;省级部门派系使用政策工具多样,对 “标准的量化限制” 重视度高。研究表明,命令-控制型和自愿型工具在网络中重要程度较高,而经济激励型工具应用相对不足。此外,相较地方部门,中央部门缺乏对“标准的量化限制”工具的重视。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政策信息挖掘结果
2.2 政策发布部门与政策工具网络核心边缘分析
2.3 政策发布部门合作网络结构可视化分析
2.3.1 部门合作网络的态势
2.3.2 部门合作网络的派系
2.4 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2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