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设计大肠杆菌淀粉样纳米纤维蛋白CsgA的带电性用于水体聚苯乙烯微塑料高效吸附

2025-05-20 10 1.54M 0

  摘要:【背景】随着工业化发展,微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逐渐成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微塑料吸附方法,微生物修复水体微塑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的】改造CsgA蛋白,使经蛋白改造后的菌株具有高效吸附微塑料的能力,并研究其吸附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的影响因素及吸附机理,为微塑料微生物修复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将CsgA蛋白R2-R4结构单元上带负电的天冬氨酸(D)突变为带正电的精氨酸(R)来提高其等电点,让其表面具有更多正电荷,从而与带负电的微塑料相结合并吸附,达到水体修复的目的。考察经CsgA蛋白改造后的菌株对PS吸附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H、初始浓度、温度等),并通过等温吸附模型及动力学分析等探讨其吸附机理。【结果】改造后得到的D104R/D127R菌株相比CsgA菌株,对PS的吸附效率从40.88%提高到97.08%,提升了1.37倍,吸附容量从1.27 g/g提升到5.83 g/g,提高了3.42倍。D104R/D127R菌株在pH 3.0-10.0的范围内对PS都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D104R/D127R菌株对PS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表明其对PS的吸附为多分子层吸附。【结论】改造后的D104R/D127R菌株对PS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其吸附PS影响因素及吸附机理研究结果将为微塑料污染微生物修复提供指导。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

  1.2 培养基

  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1.4 质粒提取和PCR

  1.5 质粒与菌株构建

  1.6 菌株诱导和蛋白表达

  1.7 体系中PS含量测定方法

  1.8 吸附剂吸附PS能力测定

  1.8.1 CsgA蛋白过表达菌株的PS吸附

  1.8.2 突变菌株D104R/D127R对PS的吸附

  1.9 数据分析方法

  1.9.1 微塑料吸附率与吸附量计算

  1.9.2 吸附动力学模型

  1.9.3 等温吸附模型

  2 结果与分析

  2.1 CsgA过表达菌株对PS的吸附

  2.2 高等电点CsgA-突变体的构建与筛选

  2.3 D104R/D127R蛋白菌株对PS的吸附能力测定

  2.3.1 时间对吸附能力的影响

  2.3.2 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