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建筑木结构中,普拍枋被广泛布置于燕尾榫节点上方,形成带普拍枋的加强型燕尾榫节点。为获得该类节点在不同松动量下的抗震性能,在试验基础上,建立了数值分析模型,推导节点在转角、水平和竖向位移共同变化下的弯矩-转角关系公式,分析了榫头“收窄”角度、高度和摩擦系数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普拍枋能够有效增大节点承载力,并缩小承载力随松动量增加而降低的幅度,其中极限承载力最大可提高68.71%。建立的数值模型与提出的弯矩-转角关系式均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随松动量增加,节点拔榫量无显著变化,但拔榫率增加,向上加载时易更早出现峰值弯矩和下降段。节点承载力随燕尾榫高度减小而降低,但“收窄”角度和摩擦系数增大可提高节点向上加载的承载力。
文章目录
1 节点构造及受力机理
1.1 节点构造特点
1.2 节点受力机理
2 节点试验和数值模拟
2.1 试验概况
2.2 有限元分析
2.3 模型验证
3 节点弯矩-转角理论分析
3.1 基本假定
3.2 理论推导
3.2.1 几何条件
3.2.2 物理条件
3.2.3 平衡条件
3.3 模型结果验证
4 转角影响因素分析
4.1 榫头“收窄”角度
4.2 榫头高度
4.3 摩擦系数
5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