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在青少年运动与甘油三酯关联中的中介效应:前瞻性横断面研究

2025-05-16 30 0.64M 0

  目的 探讨青少年群体中维生素D在运动与甘油三酯关联中的中介效应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以2023年6月5日济宁市第七中学招募的2021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化问卷评估中等强度运动频率,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甘油三酯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析中等强度运动频率、甘油三酯和维生素D三者之间的相关性。采用Baron&Kenny因果分析法构建中介模型,同时校正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奶制品摄入、甜品摄入、快餐摄入等混杂因素,分析维生素D的中介效应,并根据BMI进行亚组分析。采用Bootstrap法和Sobel法双重验证中介效应的显著性。结果 共入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青少年354名,其中女性142名(40.11%),男性212名(59.89%),平均年龄(13.38±1.01)岁。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结果显示,中等强度运动频率与甘油三酯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21,P<0.001),维生素D与甘油三酯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0,P<0.001),中等强度运动频率与维生素D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6,P<0.001)。中介模型显示,维生素D部分中介运动对甘油三酯的降低效应(52.22%, 95%CI:-0.027~-0.009,P<0.001),校正混杂因素后效应仍显著(47.83%, 95%CI:-0.019~-0.005,P<0.001)。亚组分析显示,在BMI<24 kg/m2的青少年中,维生素D在中等强度运动频率和甘油三酯之间的中介效应占比为82.01%(95%CI:-0.022~-0.005,P=0.005),校正混杂因素后,中介效应占比为81.20%(95%CI:-0.022~-0.005,P=0.005),中介效应显著;在BMI≥24 kg/m2的青少年中,未校正混杂因素时中介效应占比为3.38%(95%CI:-0.014~0.009,P=0.760),校正混杂因素后中介效应占比为7.51%(95%CI:-0.019~0.012,P=0.621),中介效应不显著。结论 维生素D是青少年运动降低甘油三酯的重要中介因子,其中介效应独立于年龄、性别及饮食习惯,且在BMI<24 kg/m2的青少年群体中尤为显著。其机制可能与维生素D调控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及抑制炎症通路有关,提示靶向维生素D信号通路或可作为青少年血脂代谢异常早期干预的分子策略。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