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与学校联结对青少年自我效能感发展轨迹的影响及群组效应分析

2025-07-23 50 0.58M 0

  摘要: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与学校联结对青少年自我效能感发展轨迹的影响,并分析其群组效应,为增强青少年自我效能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23年10月(T1)、2024年4月(T2)、2024年10月(T3)选取湖南省湘西自治州4所中学930名在校初一学生进行3次追踪调查,使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社会支持量表(SSS)、学校联结量表(SCS)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LGMM)分析青少年自我效能感的不同类别,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青少年自我效能感发展轨迹与社会支持和学校联结的关联。结果 青少年自我效能感发展轨迹分为3个类别,类别1为低效能-快速增长组(53名,6.6%),类别2为中效能-平稳增长组(793名,84.1%),类别3为高效能-快速下降组(84名,9.3%);以低效能-快速增长组为参考,社会支持水平高的学生归为中效能-平稳增长组(OR=1.06,95%CI=1.03~1.08)和高效能-快速下降组(OR=1.06,95%CI=1.03~1.09)的概率大,学校联结水平高的学生归为高效能-快速下降组(OR=1.10,95%CI=1.03~1.18)的概率大(P值均<0.05)。以住宿分组,低效能-快速增长组自我效能感T1(t=2.10)与高效能-快速下降组社会支持(t=-2.15)均出现群组效应(P值均<0.05);以独生分组,中效能-平稳增长组自我效能感T2(t=2.05)出现群组效应(P<0.05)。结论 青少年自我效能感发展轨迹具有群体异质性,住宿和独生子女在青少年自我效能感发展轨迹上存在群组效应。增强社会支持和学校联结有助于提高青少年自我效能感。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