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渭平原某工业城市夏季O3清洁日与污染日VOCs特征差异、来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2025-05-16 120 3.89M 0

  于2023年6至8月在汾渭平原某工业城市进行为期50 d的VOCs在线监测,并结合当地国控站点的空气污染物数据(O3、NOx、PM2.5、PM10)以及气象数据(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分析了研究区域夏季空气质量现状,探究了O3清洁日和污染日VOCs组分和光化学反应活性的差异,采用PMF模型进行了VOCs的来源解析,并评估了毒性VOCs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监测期间NOx、PM2.5和PM10浓度均达标,有14 d O3小时浓度高于国家二级标准(200μg·m-3),将这14 d定义为O3污染日,O3更容易受到风速、温度和前体物的影响.乙烷、乙醛和乙烯为体积分数排名前三的物种,除OVOCs外,其余VOCs在午间浓度最低,OVOCs在午间出现高值.污染日的OFP(95.8×10-9)和LOH(5.10 s-1)均高于清洁日(81.8×10-9、4.22 s-1),说明在O3污染日前体物的光化学反应活性更强,转化速率更高,光化学敏感性分析出研究区域夏季O3生成受VOCs控制.PMF模型确定了夏季污染源贡献呈汽油车排放源(33.9%)>焦化排放源(32.8%)>溶剂使用源(16.1%)>植物排放源(12.0%)>柴油车排放源(3.5%)>化工排放源(1.7%)的特点;对44种毒性VOCs进行健康风险评价表明,丙烯醛(HQ=1.61)是唯一超过可接受风险标准的物种,表明其存在非致癌风险,苯、乙醛和部分卤代烃(Risk>10-6)具有可能的致癌风险.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