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典型下垫面径流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5-05-16 280 1.68M 0

  摘要:为解析山地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特征,对重庆悦来国博中心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典型下垫面雨水SS、COD、TN、TP、Fe浓度进行监测,基于场次降雨径流平均浓度(EMC)和累积径流量-累积污染物负荷曲线(M(V))分析雨水径流水质特征及初期冲刷效应,并探究了下垫面、雨前干期、降雨强度等因素与污染物浓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三类下垫面污染物输出差异显著,停车场SS、COD、TN、TP的EMC均值(55,67,4.97,0.23 mg/L)显著高于道路(47,60,2.41,0.10 mg/L)与广场(42,36,3.16,0.14 mg/L),而北环道因交通密集导致Fe污染浓度较高(0.47 mg/L)。(2)三类下垫面前30%径流携带超50%污染物,初期冲刷效应显著强于平原城市,尤其停车场SS、TN的冲刷比例分别达到83%、82%,表明山地城市陡坡区域需优先管控初期雨水;冲刷效应随降雨强度、雨前干期的增加而增强,但当降雨历时短、不连续或汇水面积大时则不明显。(3)径流污染物浓度与雨前干期呈正相关(r>0.52),与降雨强度呈负相关(ρ<-0.06);暴雨条件下,北展场因短时强冲刷使得TN浓度快速升至63 mg/L(明显高于大雨条件下的34 mg/L),表明地形对径流水质有较大影响。

  文章目录

  0引 言

  1研究方法

  1.1区域概况

  1.2采样地点及样品处理

  1.3采样场次降雨特征

  1.4 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 典型下垫面降雨径流污染物平均浓度

  2.2 不同下垫面初期冲刷效应分析

  2.2.1北环道雨水径流初期冲刷效应分析

  2.2.2北展场雨水径流初期冲刷效应分析

  2.2.3停车场雨水径流初期冲刷效应分析

  2.3 径流污染负荷输出特征分析

  2.4雨水径流污染负荷影响因素分析

  2.4.1下垫面

  2.4.2雨前干期

  2.4.3降雨强度

  3结 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