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作白及对油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2025-05-15 40 1.74M 0

  摘要:间作通过生态位互补与资源协同利用机制,可显著提升立地生产力、增强系统稳定性并优化土壤微生态环境。以油茶单作和油茶-白及间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同管理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组成和功能特征。结果表明间作系统根际土壤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全磷(TP)和微生物生物量氮 (MB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间作系统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具有较高的序列数、丰富度和多样性。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ota)为细菌优势菌门,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未分类真菌(Fungi_unclassified)为真菌优势菌门。LEfSe结果显示,间作后寡营养菌(如粘球菌门)数量增加,富营养菌(如厚壁菌门)数量减少;而真菌则表现为子囊菌门中g_Fusarium、g_Nectria等病原菌数量增加。功能注释结果显示,化能异养、好氧化能异养为细菌主要功能类群,腐生菌和内生菌为真菌主要功能类群。RDA分析表明,土壤有效氮是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最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阐述了间作白及对油茶林地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为油茶复合系统构建健康的微生物稳态网络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栽培参数优化策略。(图9 表2 参58)

  文章目录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

  1.2 试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1.3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1.4 高通量测序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理化性质

  2.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2.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变化

  2.3.1 门和属分类水平上土壤细菌组成

  2.3.2 门和属分类水平上土壤真菌组成

  2.3.3土壤微生物差异物种

  2.4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变化

  2.5 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

  3 讨论

  3.1 间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2 间作对土壤微生物功能的影响

  3.3 土壤理化因子与微生物的关系

  4 结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