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激励视角下的乡村建设内生动力生成机制

2025-04-29 40 1.09M 0

  为了解答乡村建设内生动力如何生成的问题,本文从制度激励视角出发,融合新内生式发展和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构建“资源力-主体力-认同力-三力循环互促”的乡村建设内生动力生成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阐释制度通过改变利益结构从而发挥激励作用的内在逻辑,进而运用单案例研究法对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柏木村的实践经验进行剖析,提炼乡村建设内生动力生成机制及行动指引。研究发现,制度因素在乡村建设资源力、主体力、认同力的生成以及三力循环互促环节均起到重要的激励作用:宏观制度变革能够重塑激励结构,整合资源力;微观制度创新能够降低合作的交易成本并提高合作的相对收益,汇聚主体力;有效制度干预下的村庄公共品合作博弈使得集体利益超越个人利益,凝聚认同力;长期重复博弈使得合作的远期利益超越眼前利益,并且资源力、主体力、认同力得以循环互促集成乡村建设持续动力。本文的研究在丰富和完善乡村建设内生动力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为激发乡村建设内生动力提供政策参考,为推动乡村建设实践发展提供行动指引,对于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实现可持续乡村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