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渭河支流甘肃段湿地是黄河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土保持等重要功能。然而,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该区域湿地面临面积萎缩、生态功能退化等严峻挑战。文章以渭河支流甘肃段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和Sentinel系列多源遥感数据(2000—2020年),结合实地调查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系统研究湿地类型、面积、空间分布及退化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近20年研究区湿地总面积减少23.6%,其中自然湿地(沼泽、河流湿地)萎缩率达34.2%,主要转化为农田(占62%)和建设用地(占21%);2)湿地空间分布呈显著沿河破碎化特征,中下游人工湿地占比提升至45%,生态功能弱化;3)降水减少(年均降幅2.8 mm/a)、农业灌溉用水量增加(占区域总用水量71.4%)及河岸带开发是湿地退化的核心驱动因素。研究提出“分级保护-生态补水-社区共管”协同治理框架,建议优先修复中游沼泽湿地、建立生态需水调配机制等,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