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泥炭地是重要的陆地碳库,其生态功能受养分来源与水文条件的深刻影响。当前针对不同类型泥炭地的土壤酶活性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的对比研究仍较缺乏。本研究比较了养分来源和水分状况不同的2种泥炭地(雨养型泥炭地和矿养型泥炭地)的土壤酶活性、酶化学计量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分析驱动不同类型泥炭地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雨养型泥炭地的含水量(SWC)、总碳(TC)、总氮、C/P、N/P比矿养型泥炭地显著提高715.0%、42.8%、38.9%、84.2%、83.2%,而pH值、总磷、微生物生物量氮(MBN)比矿养型泥炭地显著降低25.9%、25.0%、68.5%;雨养型泥炭地的酸性磷酸酶、β-1,4-葡萄糖苷酶、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高于矿养型泥炭地1.2倍以上,而酚氧化酶活性比矿养型泥炭地显著降低50%;SWC、pH、TC、C/P、N/P、MBN、矿物结合态有机碳是影响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显著因子。两种类型泥炭地均表现出磷限制,且雨养型泥炭地受磷限制程度更大。本研究为了解不同营养类型泥炭地养分资源限制提供了基础数据,为维持泥炭地长期稳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目录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1.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1.4 土壤酶活性测定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泥炭地土壤理化性质
2.2 不同类型泥炭地土壤酶活性
2.3 不同类型泥炭地土壤酶化学计量特征
2.4 不同类型泥炭地土壤酶活性及酶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
3 讨 论
3.1不同类型泥炭地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3.2不同类型泥炭地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特征
3.3 调控不同类型泥炭地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显著因子
4 结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