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档首页 文档分类 切换分类

sdLDLC、SAA、PAF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表达水平及与易损斑块的关系

2024-05-27 13:02330下载
文件类型:PDF文档
文件大小:0.5M

  摘要:目的 探讨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表达水平及与易损斑块的关系。方法 13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5例和ACS组91例。两组患者根据斑块稳定性情况,分为稳定斑块组(n=53)和易损斑块组(n=83)。检测各组sdLDLC、SAA、PAF水平及斑块性质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SAP组比较,ACS组男性、吸烟史比例更高,白细胞(WBC)、三酰甘油(TG)、尿酸、肌酐、sdLDLC、SAA、PAF水平更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更低(P<0.05)。ACS组坏死核心(NC)、脂质池面积(LPA)、斑块脂质比(PLR)、偏心指数(EI)、重构指数(RI)、斑块负荷(PB)等明显大于SAP组(P<0.05)。稳定斑块组与易损斑块组sdLDLC、SAA、PAF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dLDLC、SAA、PAF与NT、LPA、PLR、EI、RI、PB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sdLDLC、SAA、PAF为易损斑块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 ACS患者sdLDLC、SAA、PAF水平表达明显升高,与易损斑块的关系密切。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冠脉斑块性质及其稳定性评估方法

  1.3 一般资料收集和sdLDLC、SAA、PAF水平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2 两组斑块性质指标比较

  2.3 三项标志物在稳定斑块组与易损斑块组的表达水平比较

  2.4 三项标志物与斑块性质的相关性

  2.5 易损斑块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登录 后下载文档


1/26专辑:论文下载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