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档首页 文档分类 切换分类

钴氮共掺杂废菌棒生物炭活化PMS去除水中加替沙星

2024-05-22 16:53460下载
文件类型:PDF文档
文件大小:1.4M

  摘要:以农业废弃物废菌棒为原料,采用浸渍-煅烧法制备高性能的钴氮共掺杂废菌棒生物炭Co-N@MSBC,对其进行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BET)、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分析,并用Co-N@MSBC活化过一硫酸盐(PMS)去除加替沙星(GAT)。结果表明:与PMS、MSBC、MSBC/PMS、Co-N@MSBC相比,最佳条件下,Co-N@MSBC/PMS体系在60min内对GAT的去除率高达96.5%,且在宽pH(3~11)范围均保持90%以上的去除率;Cl-、NO3- 和HCO3- 对GAT去除有一定抑制作用,H2PO4- 有轻微促进作用。Co-N@MSBC经过3次循环利用后对用自来水和超纯水配置的GAT去除率均高于85%,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淬灭实验表明,硫酸根自由基(SO4·-)、羟基自由基(·OH)和单线态氧(1O2)共同参与降解。体系存在亚稳态络合物介导的非自由基途径。电化学阻抗谱(EIS)和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研究表明,GAT去除过程中存在三元体系间的直接电子转移,即PMS、Co-N@MSBC和GAT分别充当电子受体、电子桥和电子供体,且掺杂的Co、N促进PMS与Co-N@MSBC 之间的电子转移。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试剂及仪器

  1.2 材料的制备

  1.3 表征分析

  1.4 实验方法

  1.5 实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讨论

  2.1 表征分析

  2.1.1 SEM 分析

  2.1.2 BET 分析

  2.1.3 FTIR 分析

  2.1.4 XPS 分析

  2.2 降解性能

  2.2.1 不同体系对去除 GAT 的影响

  2.2.2 Co-N@MSBC 投加量对去除 GAT 的影响

  2.2.3 PMS 浓度对去除 GAT 的影响

  2.2.4 溶液初始 pH 值对去除 GAT 的影响

  2.2.5 共存阴离子对去除 GAT 的影响

  2.3 Co-N@MSBC 循环使用特性

  2.4 反应机理探讨

  2.4.1 活性物种鉴定

  2.4.2 电化学分析

  2.4.3 亚稳态络合物介导的非自由基途径

  2.4.4 Co-N@MSBC/PMS 体系去除 GAT 的机制探究

  3 结论



登录 后下载文档


1/26专辑:论文下载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