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档首页 文档分类 切换分类

早中三叠世金沙江缝合带碰撞造山过程岩浆作用响应

2024-05-21 14:52530下载
文件类型:PDF文档
文件大小:2.31M

  摘要:金沙江缝合带内地质构造单元组成多样,岩浆作用复杂,关于其初始碰撞时间和碰撞后伸展时限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利用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方法,选取金沙江缝合带中北段贡觉地区二长岩和花岗斑岩进行研究,分析岩体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物质来源以及构造背景。研究表明,贡觉二长岩属于钾玄岩系列的I型花岗岩,成岩年龄为250±1 Ma;岩体富集轻稀土元素,Mg#值为28~30,Rb/Sr比值为0.07~0.11,Nb/La比值为0.43~0.49,为下地壳基性变火成岩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产物;成岩环境为俯冲末期至碰撞早期地壳隆升增厚的环境。贡觉花岗斑岩属于中钾钙碱性系列的S型花岗岩,成岩年龄为244±2 Ma;岩体Mg#值介于26~29,FeOT/MgO比值为4.43~4.98,Al2O3/TiO2比值为47.57~51.12,CaO/Na2O比值为0.28~0.49,为地壳变杂砂岩部分熔融形成的产物;成岩环境为碰撞后的伸展环境。综合分析金沙江缝合带内二叠纪—中三叠世的花岗岩类的年代学、Hf同位素及地球化学数据,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金沙江缝合带俯冲—碰撞—伸展的构造–岩浆作用过程中,地壳物质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了岩浆源区。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地质背景与岩石学特征

  2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3 实验数据及分析结果

  3.1 锆石U-Pb年龄

  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 讨论

  4.1 岩石成因

  4.2 岩浆源区

  4.3 构造背景

  4.4 金沙江古特斯碰撞造山过程构造–岩浆演化

  5 结论



登录 后下载文档


1/26专辑:论文下载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