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档首页 文档分类 切换分类

蜂蜜中链霉素仿生印迹电化学传感检测方法

2024-05-19 00:12290下载
文件类型:PDF文档
文件大小:1.07M

  摘要:动物源食品中链霉素残留危害严重,建立高性能分析方法是确保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必要手段。仿生印迹电化学传感检测方法具有高效、特异和灵敏等优点,已成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的重要领域。该研究以链霉素为模板分子,氧化石墨烯和壳聚糖为增敏材料,3-氨基苯基硼酸和邻苯二胺为复合功能单体,采用电聚合法构建了仿生印迹聚合物传感界面,建立了蜂蜜中链霉素的仿生印迹电化学传感检测方法。通过扫描电镜对印迹传感界面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差分脉冲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对仿生印迹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该传感器的检测限为2.59×10-12 mol/L,线性范围为1.0×10-10~1.0×10-6 mol/L,洋槐蜜、枣花蜜和桂花蜜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78%~106.24%、93.65%~103.81%和97.19%~106.1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等于4.28%。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稳定性和重现性,能够满足蜂蜜中链霉素残留分析的需要。相关研究为复杂基质中痕量靶标的高特异性和超灵敏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对于蜂蜜中链霉素的快速筛查和安全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目录

  1 试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方法

  1.2.1 玻碳电极的预处理

  1.2.2 CS-GO修饰材料的制备

  1.2.3 仿生印迹电化学传感界面的构建

  1.2.4 电化学检测方法

  1.2.5 样品前处理

  2 结果与讨论

  2.1 仿生印迹传感界面的形貌表征

  2.2 仿生印迹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

  2.3 试验条件的优化

  2.3.1 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摩尔比优化

  2.3.2 聚合圈数的优化

  2.3.3 洗脱剂及洗脱时间的优化

  2.3.4 pH值的优化

  2.3.5 孵育时间的优化

  2.4 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与检出限

  2.5 传感器的选择性

  2.6 传感器的重现性及稳定性

  2.7 实际样品分析

  3 结论



登录 后下载文档


1/26专辑:论文下载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