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档首页 文档分类 切换分类

AMF与螯合剂强化植物间作修复铀污染土壤效应

2025-06-16 18:12220下载
文件类型:PDF文档
文件大小:1.16M

  摘要:为了深入研究螯合剂-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植物复合体系对铀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本文基于植物间作体系,探讨了柠檬酸(Citric acid,CA)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联合作用对铀污染土壤根际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植物间作体系中,间作黑麦草对铀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更为显著,其生物量增加57.70%,根际土壤中的铀含量降低10.31%。在摩西球囊霉与柠檬酸联合处理的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联合处理显著增加了根际土壤中有机酸的种类与含量,其中草酸、乳酸和乙酸含量分别提升10.52%、161.38%和28.54%。此外,联合处理组中的根际土壤惰性铀的含量降低了约10%,这说明柠檬酸与摩西球囊霉的协同作用能够有效促进惰性铀向有机质结合态、无定型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等潜在活性态铀的转化。同时,联合修复导致根际土壤中Si—O、C—N、C—O等负电基团的数量减少,从而降低了根际土壤对铀酰离子的吸附能力。

  文章目录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设计

  1.2.1 间作实验

  1.2.2 联合处理实验

  1.3 实验方法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间作对植物的影响

  2.1.1 间作对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2.1.2 间作对植物根际土壤中铀的影响

  2.1.3 间作对植物根际土壤铀形态的影响

  2.2 摩西球囊霉与柠檬酸联合对植物间作根际土壤的影响

  2.2.1 摩西球囊霉与柠檬酸对根际土壤有机酸种类和含量的影响

  2.2.2 摩西球囊霉与柠檬酸对根际土壤球囊霉素含量的影响

  2.2.3 摩西球囊霉与柠檬酸对根际土铀含量和球囊霉素螯合铀含量影响

  2.2.4 摩西球囊霉与螯合剂对根际土壤中不同形态铀的影响

  2.2.5 处理后根际土壤红外光谱(FT-IR)分析

  2.2.6 施加摩西球囊霉前后根际土壤中铀的形态变化

  3 讨论

  4 结论



登录 后下载文档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