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档首页 文档分类 切换分类

浙西南针阔混交林碳、水通量季节动态及其对环境响应

2025-06-03 16:19280下载
文件类型:PDF文档
文件大小:1.8M

  摘要:浙西南中海拔地区位于中国东南部季风气候区内,其碳水通量与水分利用效率(WUE)对气候波动具有高敏感性。因此,本研究基于涡度相关法对浙西南典型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碳水通量及环境因子进行监测,分析碳水通量变化与WUE对环境因子响应,以期揭示碳水通量变化与环境驱动因素,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的内在规律。结果表明:2023年8月—2024年7月,该生态系统累计固碳量达705.0 gCO2/m2,全期以碳汇功能为主;总初级生产力(GPP)主要影响因子为气温与太阳辐射,生长季受到降水的抑制;累计蒸散发(ET)达1148.4mm,主要影响因子为土壤温度与VPD,生长季受到降水的补益;全期WUE为2.70 gCO2/mmH2O,表现出月度波动较大而季节差异较小特征,其原因主要是受到GPP和ET的短期气候波动响应与长期季节变化趋势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也受到太阳辐射和生长季土壤水分的轻微抑制作用。浙西南典型中山针阔混交林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有较强的抵御能力。本研究结果可为制定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水土保持碳汇功能和水分利用效率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样地概况

  1.2 通量与气象数据监测

  1.2.1碳水通量监测

  1.2.2气象因子监测

  1.2.3土壤因子监测

  1.3 通量数据处理

  1.3.1通量计算

  1.3.2通量数据质量控制

  1.3.3环境因子与WUE计算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境因子变化规律

  2.2 碳、水通量变化特征

  2.3 生长季与非生长季碳、水通量对环境响应关系

  2.4 生长季与非生长季水分利用效率主导因子分析

  3    讨论

  3.1 碳、水通量变化与影响因素

  3.2 水分利用效率主导因子

  4    结论



登录 后下载文档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