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档首页 文档分类 切换分类

山仔水库春季浮游动物群落分布特征研究

2025-05-16 15:2350下载
文件类型:PDF文档
文件大小:1.13M

  摘要:【背景】饮用水源地水库的水质关乎居民供水安全,而浮游动物作为水生食物网的关键环节,其群落结构变化可灵敏指示水生态变化。农业种养殖等人类活动及外来鱼类入侵可能显著影响浮游动物群落,进而威胁水库生态功能。【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福州市饮用水源地山仔水库春季浮游动物群落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其与浮游植物、鱼类群落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分别于2023年—2024年春季采集山仔水库水样,进行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的种类鉴定及其密度分析,同步测定水质参数和环境因子。【结果】2023年春季,共鉴定浮游动物28种,平均密度达(2 932±423)ind·L-1,其中轮虫为绝对优势类群,密度占比为91.6%;2024年春季,种类增至33种,密度下降至(1 490±220)ind·L-1,其中轮虫密度占86.9%。两年春季山仔水库浮游动物密度均呈现“入口>库心”的变化趋势(P<0.05)。浮游动物密度与溶解氧浓度(P<0.01)、叶绿素a浓度(P<0.05)呈显著正相关,与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2023年鱼类监测结果显示,外来种罗非鱼占比高达85.3%,其摄食压力可能导致浮游动物小型化,轮虫优势度增强。2024年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显著提升,其中Shannon-Wiener指数均值由1.80升至2.19,Pielou均匀度指数从0.63提高至0.79,反映物种分布均衡性有所改善及群落结构得到优化。【结论】山仔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的时空分布受外源营养盐输入和罗非鱼入侵耦合作用共同驱动,外来鱼类种群扩张可能加大水库亚健康风险。本研究可为水库生态管理及富营养化防控提供参考。

  文章目录

  1 研究方法

  1.1 采样地点和时间设置

  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1.3.1 多样性指数

  1.3.2 其他数据来源

  1.3.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环境因子分析

  2.2 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

  2.3 浮游动物优势种及多样性变化规律

  2.4 浮游动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浮游动物年际动态变化分析

  3.2 浮游动物群落演变特征及生态指示意义

  3.3 鱼类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4 结论



登录 后下载文档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