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大小:0.51M
摘要:在食品等消费品中建立健全质量分级标准体系,有利于推动产品标准升级。虽然,我国在各细分领域食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一些产品标准进行了等级设立,但对等级设立情况尚没有系统的研究。对白酒、茶叶、粮油、酿酒、食用菌、水产、调味品、盐业、制糖和质量通则等领域64项国家标准和105项行业标准涉及的222种产品的中等级设立数量、名称、主要分级指标进行研究与分析。222项产品中设立等级数量从2个级别到7个级别,其中设立等级主要集中在为3个级别和2个级别,等级设立最多为7个级别。各标准中等级名称设立类型较多,以全部数字为等级名称情况最为常见。产品设立等级指标绝大部分涵盖了感官品质,其中很多产品中设立等级指标只以感官品质进行等级划分。同时,有一部分标准中设立等级指标没有采用感官品质而只是采用理化指标,而大部分产品是两类指标均采用。这些等级设立,很好的引导和促进了食品高质量发展。然而,也存在名称设立适用性不高和指标特征性不充分等问题。为了更好促进我国食品标准中产品等级设立,提出了建立其命名指南,鼓励更多使用特征营养和主要原辅料投料量等指标思考和建议。
文章目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分布情况
2.2 等级设立情况
2.2.1 标准中产品等级数量设立情况
2.2.2 标准中产品等级名称设立情况
2.2.3 标准中产品等级设立指标情况
3 讨论
3.1 标准中产品等级名称设立适用性讨论
3.2 标准中产品等级设立指标特征性讨论
4 结论与建议
4.1 引导规范标准中产品等级设立命名规则
4.2 鼓励标准中产品等级设立更多使用特征营养指标
4.3 鼓励标准中产品等级设立更多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