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档首页 文档分类 切换分类

鸭绿江口潮间带春季底栖微藻种类和初级生产力研究

2024-06-20 09:42300下载
文件类型:PDF文档
文件大小:0.76M

  摘要:为探明鸭绿江口潮间带底栖微藻对滩涂潜在的贝类生产力的贡献,应用显微镜镜检和叶绿素荧光技术,对2023年3月鸭绿江口潮间带底栖微藻种类、丰度、生物量(以叶绿素a含量表征)、脱镁叶绿素a含量、初级生产力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潮间带底栖微藻共鉴定出硅藻和金藻2门29属64种,硅藻占绝对优势,优势种为长菱形藻、舟形藻,底栖微藻的平均丰度为4.01×103 个/cm2;沉积物中的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素a含量随沉积深度增加而呈递减趋势,但B1、B3、C2和C3站位的叶绿素a垂直分布出现了明显的跃层现象,可能是由生物扰动引起,表层(0~1 cm)沉积物中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素a平均含量分别为0.59 μg/g和0.93 μg/g;从水平分布来看,底栖微藻的种类、丰度和表层生物量分布趋势均为离岸0.5 km>0.1 km>1 km,这可能与离岸距离不同的潮区所受的光照时数和底质类型有密切关联;鸭绿江口潮间带底栖微藻初级生产力平均值为16.7 g/(m2·h),由此估算出鸭绿江口潮间带贝类年生产力为9.8万t。由底栖微藻的种类鉴定和初级生产力估算结果可见,春季鸭绿江口潮间带提供的天然饵料种类和数量都适宜开展贝类的增养殖活动。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调查时间与站位设置

  1.2样品采集

  1.3底栖微藻种类鉴定和计数

  1.4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素a的测定

  1.5估算模型

  1.6数据处理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底栖微藻种类组成和丰度

  2.2沉积物中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素a的垂直分布

  2.3沉积物中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素a的水平分布

  2.4底栖微藻初级生产力和潮间带贝类生产力估算

  2.5底栖微藻生物参数和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3讨 论

  3.1鸭绿江口潮间带底栖微藻群落生态特征

  3.2鸭绿江口潮间带底栖微藻生物量分布的影响因素

  3.3底栖微藻对鸭绿江口潮间带底栖贝类生产力的贡献

  4结论



登录 后下载文档


1/26专辑:论文下载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