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档首页 文档分类 切换分类

锂离子电池单层电芯内短路建模与热失控触发特性研究

2024-06-19 15:54350下载
文件类型:PDF文档
文件大小:1.73M

  摘要:锂离子电池内短路诱因复杂,为深入研究内短路引起的电池失效问题须构建合适的精细化仿真模型。本研究以NCM/石墨电池为研究对象,围绕电池内短路失效机理,基于电化学-热耦合物理场,建立了考虑热失控放热副反应的三维单层电芯内短路模型,探究了热失控触发边界,并从内、外部特征讨论了单层电芯内短路-热失控的演变过程。首先利用Arrhenius公式得到内短路触发的四种放热副反应产热量与反应速率,探究对电池温升影响最大的副反应类别,结果表明内短路过程放热副反应中负极与电解液反应总热量最大。进一步分析单层电芯内四种典型内短路形式的热失控触发特性,综合考虑组分材料导电性和导热性,得到铝-阳极内短路危险程度最高,其短路电阻值与热失控触发时间呈现正相关趋势,且临界短路电阻的高温热点区域面积值约为30mm2。模拟结果获得了四种形式内短路临界短路电阻值,并揭示了单层电芯内短路-热失控触发时内部锂离子浓度和温度分布的空间演变规律,相关结果可为研究内短路失效机制和设计安全锂离子电池提供理论指导。

  文章目录

  1 模型构建

  1.1 耦合关系和控制方程

  1.2 边界条件与模型验证

  1.3 数值模拟求解

  2 典型内短路形式

  2.1 热失控触发特性

  2.2 四种形式内短路特征

  3 单层内短路-热失控触发时序特征

  3.1 放热副反应的触发过程

  3.2 放热副反应的触发时序特征

  4 单层内短路-热失控触发空间演变

  4.1 Li+输运与电流分布

  4.2 温度边界演化过程

  5 结 论



登录 后下载文档


1/26专辑:论文下载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