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北京市7~17岁儿童青少年身体各部位脂肪量与全身骨密度的关联,为实施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 2020年9—1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 423名北京市通州区7~17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评估各部位体成分及全身骨密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部位脂肪量与全身骨密度的关联。结果 儿童青少年全身脂肪量、上肢脂肪量、腹部脂肪量、臀部脂肪量、大腿脂肪量分别为13.51(8.84,19.21),1.59(1.08,2.23),0.73(0.39,1.29),2.32(1.46,3.26),5.29(3.59,7.21)kg。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协变量后,儿童青少年全身、腹部、臀部脂肪量与全身骨密度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β值分别为0.010,-0.100,0.104,P值均<0.01)。分性别分析,男生全身脂肪量(β=0.008)和臀部脂肪量(β=0.058)与全身骨密度均呈正相关,大腿脂肪量(β=-0.038)与全身骨密度呈负相关(P值均<0.05);女生全身脂肪量(β=0.013)、臀部脂肪量(β=0.163)、大腿脂肪量(β=0.023)与全身骨密度均呈正相关,腹部脂肪量(β=-0.196)与全身骨密度呈负相关(P值均<0.05)。体脂率低于标准范围、标准范围、高于标准范围儿童青少年的全身脂肪量与全身骨密度均呈正相关(β值分别为0.021,0.016,0.015),在体脂率标准范围内的儿童青少年的上肢、腹部、大腿脂肪量与全身骨密度均呈负相关(β值分别为-0.042,-0.067,-0.018),臀部脂肪量与全身骨密度呈正相关(β=0.082)(P值均<0.05)。结论 儿童青少年身体不同部位脂肪量与全身骨密度相关,且关联受性别、体脂率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