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绿色科技创新效率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绿色创新的综合效益,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2014—2023年山东省16地市相关数据,运用Super-SBM模型、GML指数分解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从静/动态双重视角对山东省的绿色科技创新效率现状进行深度剖析,探究其时空演变特征,明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整体和各地市绿色科技创新效率呈现递增趋势,但区域间差距逐渐增大,呈现出“中东部强,边缘地区(西北、东南)弱”的空间格局;绿色科技进步成为近几年促进绿色科技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动力,全省绿色科技创新效率增长呈现出南部最强、中部次之、北部最弱的格局;山东省绿色科技创新效率没有出现明显的集中现象,但地区不平衡性逐渐增大;科技创新人才总数、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比、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为正向的显著影响因素。建议山东省各地区立足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加快绿色创新效率提升,探索“强核-活枢-补弱”三级联动机制,聚焦影响因素效用发挥,系统提升绿色科技创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