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配位场原理角度研究了矿物晶体结构与可浮选性的关系,解释了晶体结构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赤铁矿和黄铁矿中的铁离子分别具有d5和d6构型,且分别拥有0对和3对π电子,致使黄药捕收剂无法与赤铁矿形成反馈π键,而可以与黄铁矿形成较强的反馈π键,因而黄药对黄铁矿有较强的捕收作用而对赤铁矿无捕收作用。姜泰勒效应解释了黄药捕收剂对氧化铜和硫化铜矿物的捕收差异,即氧化铜中占据在dz2轨道上的电子会排斥黄药,因而不利于Cu2+离子与黄药类捕收剂的作用。对于含有d10锌离子的闪锌矿,d轨道活性较大的金属离子如铜、金、银离子都有较大的极化率,能增强了离子和捕收剂分子的共价作用,因而对闪锌矿具有活化作用。在具有单S配位的磁黄铁矿晶体中,磁黄铁矿Fe2+只有1对π电子,与黄药捕收剂的反馈π键作用弱,并且没有空的d轨道,不利于与黄药形成作用较强的内轨型配位,造成黄药对磁黄铁矿的捕收作用弱于黄铁矿。对于含有四配位Fe2+离子的含铁闪锌矿,铁离子的π电子对为1对,与黄药的反馈π键作用弱,因而含铁闪锌矿的可浮性与黄铁矿不同。黄铜矿中铜的3dπ电子对多于铁,因而铜与黄药类捕收剂的共价配位作用更强,使铜成为反应活性中心,此外铁离子的自旋耦合效应增强了铜离子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