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特提斯洋在东昆仑闭合时间以及之后的碰撞造山过程一直存在争议,东昆仑造山带黑海地区发育的晚志留世—早泥盆世两期过铝质花岗岩为研究该问题提供了天然对象。通过对加组它士和大灶火岩体的过铝质花岗岩进行元素地球化学、Hf同位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等工作,查明加组它士黑云母花岗岩和大灶火花岗闪长岩均为高硅、高铝、富碱的碱性-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它们具有相同的岩浆源区。Hf同位素数据显示两期过铝质花岗岩的源岩为古老地壳,在形成时受到地幔物质或源于地幔新生地壳物质的混染。加组它士黑云母花岗岩和大灶火花岗闪长岩的成岩年龄分别为(421.9±2.6) Ma和(412.0±2.0) Ma。结合区域地质演化,本研究认为黑海地区早古生代过铝质花岗岩形成于陆陆碰撞造山结束后的伸展环境,这指示东昆仑造山带在晚志留世-早泥盆世时期可能已经完成东昆仑与柴达木陆块的俯冲碰撞,开始进入碰撞后的伸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