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某区腹泻患者感染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原特征分析

2025-07-03 100 2.18M 0

  摘要:目的 对北京市某区监测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e)分离培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病原特征分析,为Ye感染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北京市某区腹泻患者信息和粪便标本。对粪便标本进行基于荧光PCR初筛下的增菌培养;对分离株完成菌种鉴定及抗生素敏感性检测。通过荧光PCR以及全基因组测序进行菌株的毒力基因分布及其它遗传特征分析。结果 1 439例腹泻患者共分离到Ye菌株11株,检出率为0.76%(11/1 439)。加上既往1例阳性患者,12例Ye阳性患者年龄介于6~41岁;患者粪便性状构成比为水样便66.67%(8/12)、稀便33.33%(4/12);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的频率分别为41.67%(5/12)、41.67%(5/12)、8.33%(1/12)。12株Ye对TET、AMP和NAL三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0.00%(6/12)、33.33%(4/12)和25.00%(3/12),1株Ye菌为多重耐药菌株,耐药谱为ETP+MEM+TET+CIP+NAL+AMP。5种Ye毒力基因荧光PCR检测结果显示2株Ye为ystA+/ystB-型(ystA+/ystB-/ail+/yadA+/virF+),10株Ye为ystA-/ystB+型(ystA-/ystB+/ail-/yadA-/virF-)。基于基因组序列的VFDB数据库比对分析发现12株YE共预测出106个毒力基因和12种毒力基因谱,所有菌株均普遍携带11个关键毒力基因,包括黏附、入侵、蛋白酶及鞭毛运动相关基因。仅在2株ystA+/ystB-Ye预测到含有与TTSS分泌系统、ABC转运蛋白功能紧密关联的遗传元件。结论 腹泻病例粪便分离培养ystA-/ystB+型Ye存在漏检的可能,粪便增菌液荧光PCR筛查对ystA-/ystB+型Ye分离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腹泻病例分离Ye呈现遗传特征多样性,且含有多种类型毒力基因。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