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峡水库作为长江流域骨干枢纽性水利工程,在长江中下游干旱防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三峡水库在抗旱调度中缺乏针对性的控制性水位指标和有效的抗旱调度规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资源综合效益的发挥。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三峡水库旱限水位的功能定位和分期旱限水位确定思路,结合汛期水位临时抬升、枯水期逆序递推、蓄水期保障蓄满的角度进一步提出了分期旱限水位的确定方法及运用方式,以2022年为典型年计算得到三峡水库汛期旱限水位(156.6m)以及蓄水期和枯水期逐日旱限水位。结果表明:与现行调度方案对比,采用分期旱限水位和运用方式控制三峡水位下泄流量,在汛末提前蓄水,可以有效抬升三峡水位,各方案中水位最高抬升13.01m,发电量最高增加35亿kW·h,下游各行业用水保障天数最高增加34 d。研究成果不仅为三峡水库旱限水位设计和运用提供了技术参考,亦可为中国其他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旱限水位确定和应用提供科技支撑。
文章目录
1 三峡水库旱限水位确定方法
1.1 三峡水库旱限水位功能定位与确定思路
1.2 三峡水库分期旱限水位计算方法
1.2.1汛期旱限水位计算方法
1.2.2枯水期旱限水位计算方法
1.2.3蓄水期旱限水位确定方法
1.3 三峡水库旱限水位运用规则
1.3.1启动条件
1.3.2蓄泄方式
2 计算边界与调度模型
2.1计算边界
2.2 三峡水库调度模型
3 结果分析
3.1 三峡水位旱限水位确定结果
3.2 三峡水位旱限水位运用方式
3.3 三峡水库旱限水位调度效果分析
3.3.1长系列效果分析
3.3.2典型枯水年效果分析
3.3.3典型丰水年影响分析
4 结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