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长江中下游崩岸强度增强,而崩岸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使得崩岸界定与评估具有一定难度。选取长江中下游的向家洲、七弓岭和成德洲作为3个典型河段,基于多源遥感影像和实测地形资料,分析了崩岸界定的主要指标(岸坡坡比、滩槽高差、坡脚侵蚀度、主流贴岸距离和岸线变化),确定了5个指标的阈值,并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主流贴岸距离和岸线变化是影响崩岸的主要原因,其权重分别达到0.40和0.25;岸坡坡比、滩槽高差和坡脚侵蚀度次之,三者的权重在0.10~0.15。向家洲的岸坡坡比和坡脚侵蚀度分别为0.04和0.1,七弓岭分别为0.50和0.16,成德洲则均为0.2。这3个河段的滩槽高差均大于15 m,岸线变化阈值为0~0.5 m,主流贴岸距离与河宽之比的阈值为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