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作品中的“前月”考——以郭沫若、鲁迅等笔下的纪实性文字为例

2025-06-30 120 0.92M 0

  摘要:通过考察郭沫若、鲁迅等人笔下的纪实性文字可以知道,在中国现代作品中,一些作者笔下的“前月”不是现在的上上月的意思,而是上月的意思。所以,在阅读中国现代作品时,当看见“前月”时,不能想当然地按照现在的用法理解为上上月,而应该加以考察。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应该与当时语言尚未规范有关,并非因为郭沫若、鲁迅等曾留学日本。语言是发展变化的,不能理所当然地用阅读时的意思去理解过去的作品。

  文章目录

  一、郭沫若笔下的“前月”考

  二、《鲁迅全集》中的“前月”考

  结 语

  注 释: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