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性能受膜电极组件(MEA)的显著影响,其中阴极催化剂层(cathode catalyst layer,CCL)结构对整体效率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当前广泛研究的铁氮共掺杂碳 (Fe-N-C) 类非贵金属催化剂虽具备良好氧还原活性,但仍面临稳定性差、传质阻力大、活性位点利用率低等关键瓶颈。本研究采用自制的Fe-N-C催化剂,使用气体扩散电极(Gas Diffusion Electrode,GDE)方法构建多孔CCL,并在I/C比为0.6,催化剂负载为3.5mg/cm2的制备工艺参数制得CCL组装成电池并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其在运行10h和20h后,电流保持率分别为88.39%和81.01%。5000次加速耐久性测试(AST)循环后测得的功率密度衰减率为8.40%,30000次循环后测得的功率密度衰减率为29.04%,说明GDE方法制备的CCL有效提高了电池内部物质传输效率,并实现了940mW/cm2 (H2-O2)和434mW/cm2 (H2-Air)的功率密度。这些结果突出了GDE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催化剂涂覆膜(Catalyst Coated Membrane,CCM)方法的优势,为非贵金属催化剂的优化设计及高性能PEMFC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支撑。
文章目录
1 实验部分
1.1 催化剂制备
1.2 MEA准备
1.2.1 CCM方法
1.2.2 GDE方法
1.3 材料特性
1.4 电化学测试
1.4.1 RDE测试
1.4.2 MEA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物理特性
2.2 电化学测试
2.2.1 Fe-N-C催化剂的性能
2.2.2 离子聚合物与催化剂负载对CCL性能的优化研究
2.2.3 MEA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与阻抗特性
2.2.4 MEA氧传输特性研究
2.2.5 MEA耐久性评估
3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