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穗期渍水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及耐渍指标筛选与评价

2025-05-13 40 1.73M 0

  为明确孕穗期渍害对小麦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以20个小麦品种为材料,不渍水处理(正常灌溉)为对照,在小麦孕穗期连续7 d的渍水处理,研究孕穗期渍水导致小麦产量降低的光合生理基础,筛选耐渍指标。对SPAD值、旗叶光合相关参数和产量等10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3个主成分因子,通过隶属函数标准化处理获得小麦耐渍胁迫综合评价值(W值),基于W值对参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份参试材料耐渍特性可划分为5个等级,即Ⅰ级(耐渍型)、Ⅱ级(较耐渍型)、Ⅲ级(耐渍中间型)、Ⅳ级(渍害较敏感型)和Ⅴ级(渍害敏感型)。根据品种综合表现,筛选出5个耐渍型小麦品种(鄂麦596、淮麦44、苏隆128、扬麦33和扬麦15)。与对照相比,渍害胁迫处理小麦籽粒产量、千粒重和穗粒数分别下降5.71%~38.56%、5.66%~21.41%和7.40%~14.98%,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减少。与其他品种相比,耐渍型品种产量降幅最小,受渍害影响较轻。渍水处理旗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下降10.67%~42.32%、29.31%~62.99%和10.55%~53.91%。对5种类型小麦品种各项指标均值处理,筛选出产量、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5个指标作为小麦孕穗期耐渍能力的评价指标,筛选出的耐渍型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光合能力和渍害后维持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积累能力。本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耐渍品种筛选和稳产栽培提供参考。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