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田环境下,选取7个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小麦品种间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对籽粒灌浆过程采用Richards方程进行拟合,通过相关性分析对小麦籽粒灌浆参数与籽粒质量关系进行探究。结果表明:7个品种中,扬江麦1820的产量最高,为8 779.95 kg/hm2,扬麦28最低,产量为7 479.60 kg/hm2;籽粒灌浆过程中扬江麦1820千粒质量最高,成熟期千粒质量达到49.35 g,扬麦28的千粒质量最低,为41.73 g;各个品种间籽粒灌浆速率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小麦品种籽粒灌浆过程均呈“S”型变化,因品种不同,灌浆参数也有所不同,但R2均达到0.99以上。相关性分析表明,平均灌浆速率与千粒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余参数呈不显著正相关;平均灌浆速率与快增期灌浆速率、缓增期灌浆速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渐增期灌浆速率呈不显著正相关;可见灌浆速率是决定千粒质量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快增期灌浆速率,这一时期应改善小麦叶片光合功能来提高灌浆速率,从而增加千粒质量。研究还发现7个品种在花后35d及此后籽粒含水率、脱水速率均存在差异,扬江麦1820、农麦77、扬麦23等在花后35~42d以较高的速率快速脱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了避免小麦生产后期受高温逼熟、干热风的影响,可以优先选择具有快速脱水特性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