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阜新矿区是我国东北地区典型的露天煤矿区,其地表温度的时空分布直接影响到阜新市的热岛效应。本文采用2001年至2022年间9幅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对阜新市地表温度进行反演,并分析了二十余年来阜新市主城区热岛效应的变化。结果表明,阜新市主城区的热场环境明显受到煤矿开发过程的影响。空间上,阜新市主城区热场环境稍有缓解,中高温分布区域由分散向集中转变的趋势,但热岛效应最强的区域始终集中在建成区和煤矿露天采场;时间上,阜新市热场环境基本稳定,但海州煤矿露天采区热岛效应于2018年后显著降低,与海州露天矿山地质公园建设的现实相吻合。本文研究结果为阜新矿区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矿业型城市的转型和产业调整提供了有益借鉴。
文章目录
0 引 言
1 研究区域概况
1.1 研究区概况
1.2 阜新市露天煤矿采场
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1 数据来源
2.2 数据预处理
3 研究方法
3.1 基础理论
3.2 陆面地表温度(LST)反演过程
3.3 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分类
4 讨论分析
4.1 阜新市整体热场等级空间分布变化
4.2 阜新市主城区从热场等级空间分布变化
4.3 阜新市煤矿露天采区的热场等级空间分布变化
5 结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