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均产生深远的影响。明晰黄河中游流域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特征,可为实现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黄河流域中游1995年、2005年、2015年、2023年4期Landsat遥感数据,通过支持向量机(SVM)和最大似然法分类获得示范区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利用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等定量指标,分析研究区1995—2023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通过建立FLUS-Markov模型,预测研究区2025年、203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针对6类(森林、草原、湿地、耕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土地利用变化,结果显示:(1)在过去近30年,耕地和林地分别减少8600km2、6400k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7500km2;(2)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方向多样,主要为耕地向建设用地、植被方向转变,各地类景观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均衡,城市协调发展;(3)在1995年至2023年期间,森林、草原和建设用地的数量呈上升趋势,而湿地、耕地和未利用土地的数量呈下降趋势;(4)未来10年间,黄河中游土地利用变化明显,因为人类需要更多的土地进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