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东部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沥青质沉积会造成储层喉道、井筒和管线堵塞,从而导致油井产能降低。以番禺PL油田9个典型稠油油藏为例,选取高、中、低沥青质含量的9个天然岩心样品,采用黏度法和透光率法进行沥青质析出临界压力实验,分析不同样品与储层渗透率损失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同时运用数值模拟手段,模拟并计算不同储层渗透率模型、不同沥青质损害对生产井开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番禺PL油田稠油越稠,沥青质含量越高,析出压差越小,生产过程中沥青质越容易析出沉积,油藏地层压力与沥青质析出压力之差(析出压差)为0.52~6.25 MPa;当地层压力降低至沥青质析出压力以下时,原油中的沥青质分子通过岩心时析出,首先堵塞小孔隙和喉道,随后会堵塞大喉道和中-大孔隙,沥青质含量越高,储层渗透率损失率越大,3 000 mD样品渗透率损失率为20%~60%,5 000 mD样品渗透率损失率为20%~40%,储层渗透率越高,在同等条件下,沥青质析出后会快速通过大喉道和孔隙,大部分不会在喉道和孔隙沉淀下来,整体对储层渗透率伤害越小。稠油开采过程中应保持沥青质析出压力低于地层压力,可有效避免近井地带由于压力下降导致沥青质沉积伤害储层现象的发生,减少对油井生产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