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通过环境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对国内首例输入性Ⅰb型猴痘隐性感染者的传播链进行溯源。方法 对国内先症Ⅰb型猴痘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a”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其发病情况及高风险暴露史,从“密切接触者a”酒店内直接接触频繁的使用物品和环境表面以及明显脏污的个人使用物品上采集环境拭子样本,同时采集“密切接触者a”的接触者咽拭子标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采集的人员及环境样本进行检测,完善其传播链。结果2024年12月30日中国A省发现1例Ⅰb型猴痘确诊病例,溯源调查发现该病例于2024年12月14日曾与刚果(金)入境的“密切接触者a”发生性行为,但“密切接触者a”2024年12月5日入境至2025年1月3日无任何自觉症状,入境时海关抽检以及2025年1月1日所采集的咽拭子、血液标本及住家环境样本猴痘病毒核酸均为阴性,2025年1月2日至3日在C省采集“密切接触者a”入境后早期个人接触物品、居住及工作场所环境样本共26份,其中个人接触物品样本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5份。结论 经对此例“密切接触者a”的流行病学调查、环境样本检测、血清学检测、全程无自觉症状等信息的综合评估,证实了该“密切接触者a”实为输入性的我国首例Ⅰb型猴痘隐性感染者,后续发现病例均为与该输入性病例经性接触导致的二代传播,补充和完善了国内首例Ⅰb型猴痘病例的流行病学传播链,强调了环境检测在猴痘病例溯源工作中的重要性。
文章目录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1.2.2资料收集
1.2.3 采样方法
1.2.4检测方法
1.2.5质量控制
2.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流行病学情况:
2.3. 实验室检测: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