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黄芪新品系选育及其农艺性状和活性药物成分比较分析

2025-04-23 40 1.35M 0

  摘要:黄芪作为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需求量逐年增加,但是良种选育和繁育工作相对薄弱,目前栽培的黄芪品种良莠不齐,种质退化严重。因此,开展蒙古黄芪优良品系(种)选育对推动黄芪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大田栽培蒙古黄芪为材料,2013至2023年间,根据黄芪茎秆颜色、果荚特性、种子特性、小叶数等农艺性状,采用系统育种程序的“混合选择法”选育出3个黄芪新品系,并对其农艺性状和活性药物成分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3-1、13-2茎秆和果荚均为绿色,13-3茎秆花青苷紫色,果荚浅红色;13-2小叶数(27.9)和种子数(4.5)最多;品系13-2产量(1139.9 kg/亩)显著高于13-1(965.4 kg/亩)和13-3(897.7 kg/亩)。此外,品系13-2浸出物和黄芪甲苷含量最高,其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含量的2.6倍。综合分析,品系13-2在农业性状、活性药物成分含量、产量及其抗病性等方面表现更优,具有潜在的应用推广价值,同时为黄芪优良新品种选育奠定了种质材料基础。

  文章目录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指标测定

  1.3.1 农艺性状测定

  1.3.2 种子性状测定

  1.3.3 鲜药材产量和病株率测定

  1.3.4 药材品质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艺性状比较

  2.1.1 小叶数、单个果荚种子数

  2.1.2 果荚大小

  2.2 种子特性分析

  2.2.1 种子面积、长度、宽度

  2.2.2 种子千粒重

  2.2.3 种子发芽率

  2.3 鲜药材产量和抗病性分析

  2.3.1 鲜药材产量

  2.3.2 病株率

  2.4 药材品质检测分析

  2.4.1 水分含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