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大小:2.32M
摘要: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由T细胞介导的口腔黏膜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包括抗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机制。OLP中的抗原特异性机制主要为T细胞介导的角质形成细胞凋亡,而非特异性机制主要为OLP病变中的肥大细胞脱颗粒。肥大细胞脱颗粒节段发生在OLP的各个过程,并促进OLP的“炎-癌”转化,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影响较大。针刺具有抗炎、镇痛的特性,可正向影响OLP病变过程中的肥大细胞脱颗粒以及减轻其与淋巴细胞的串扰作用。因此,笔者团队假设,针刺穴位尤其是足三里可能通过调节肥大细胞脱颗粒节段发挥抗炎、镇痛的作用以降低OLP的发生率和癌变率,为OLP的治疗提供一种无毒、经济的辅助治疗策略。
文章目录
1 自身免疫性慢性炎症是OLP的关键病理机制
1.1 口腔扁平苔藓
1.2 OLP炎症微环境
2 OLP相关免疫机制
2.1 非特异性机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参与OLP的炎症过程
2.2 特异性机制——T细胞是导致OLP转为慢性炎症的启动子和促进其癌变的因素
2.3 MC与T细胞串联破坏OLP微环境
3 MC介质可双向调节OLP的炎症过程
3.1 组胺
3.2 5-羟色胺
3.3 前列腺素
4 MC参与OLP的炎-癌转化
5 针刺通过调控MC脱颗粒发挥抗炎、镇痛作用
5.1 针刺治疗OLP疗效确切
5.2 针刺-抗炎
5.3 针刺-镇痛
6 针刺可能通过调控MC脱颗粒节段治疗OLP
7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