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档首页 文档分类 切换分类

针刺内关穴促进孤独症幼鼠模型髓鞘重塑实验研究

2025-06-12 10:34560下载
文件类型:PDF文档
文件大小:1.18M

  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针刺内关穴对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PTEN)基因下调的孤独症(ASD)幼鼠模型髓鞘重塑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I3K/AKT/GSK3β)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丙戊酸钠(VPA)腹腔注射联合shRNA-PTEN腺病毒构建ASD模型,幼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及假针刺组。针刺组于出生后7-21天行双侧内关穴干预,通过行为学(旷场、自我捋毛、三箱社交、水迷宫)、形态学(HE染色、电镜)及分子检测(免疫组化、WB、q-PCR)评估效果。结果:模型组体重、尾长及趋地性异常(均P<0.05),且社交能力下降、刻板行为增多、学习记忆受损;针刺组显著改善上述指标(P<0.05),并减少髓鞘增厚及分层。分子机制显示,针刺上调PTEN蛋白/mRNA表达,抑制AKT磷酸化及MBP,增强GSK3β活性(均P<0.05),PI3K无显著变化。结论:针刺内关穴通过激活PTEN抑制PI3K/AKT/GSK3β通路,减少少突胶质细胞异常增殖,促进髓鞘重塑,改善ASD行为,为针刺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动物

  1.1.2主要试剂与仪器

  1.2 方法

  1.2.1 分组与模型制备

  1.2.1.1幼鼠PTEN-ASD动物模型的制备

  1.2.1.2大鼠PTEN基因沉默腺病毒制备

  1.2.2 干预方法

  1.3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1.3.1常规观察:

  1.3.2神经行为学检测:

  1.3.2.1趋地性测试

  1.3.2.2 三箱社交实验

  1.3.2.3 旷场实验

  1.3.2.4 自我捋毛实验

  1.3.2.5 水迷宫实验

  1.3.3 幼鼠脑组织切片镜下观察

  1.3.4 免疫组化法

  1.3.5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检测

  1.3.6 qPCR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登录 后下载文档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