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档首页 文档分类 切换分类

民勤荒漠区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季节变化及微冠层空间分布特征

2025-04-11 21:03100下载
文件类型:PDF文档
文件大小:1.25M

  摘要:【目的】为探究民勤荒漠区不同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在微冠层空间上对不同季节的响应,为该区域土壤物质循环过程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本研究以甘肃民勤荒漠区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Bunge) Maxim)、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 Ledeb)、荒漠针茅(Desert Stipa capillata)4种植物群落为对象,分别测定了在根际、灌间、灌下3个土壤微冠层不同季节的土壤酶活性。【结果】霸王群落和红砂群落的土壤纤维素酶(S-CL)活性季节变化最为显著,以夏季>春季>秋季,土壤碱性磷酸酶(S-ALP)活性变化次之,春季>夏季>秋季;在猫头刺群落中,土壤淀粉酶(S-AL)活性变化最为显著,春季>夏季>秋季,其次是S-ALP活性,春季>夏季>秋季;在荒漠针茅群落中,S-ALP活性变化最大,春季>夏季>秋季,其次是S-CL活性,夏季>春季>秋季。在土壤微冠层分布上,霸王群落中的S-CL活性变化最显著,灌间>根际>灌下,其次是土壤脲酶(S-UE)活性,灌下>灌间>根际,最后是土壤蔗糖酶(S-SC)活性,灌下>灌间>根际。红砂群落中,土壤过氧化氢酶(S-CAT)活性变化最显著,灌间>灌下>根际,其次是S-CL活性,灌下>灌间>根际,最后是S-ALP活性,灌下>灌间>根际;猫头刺群落中,S-CL活性变化最显著,灌间>灌下>根际,其次是S-CAT活性,灌下>灌间>根际,最后是S-UE活性,灌下>灌间>根际;在荒漠针茅群落中,S-CAT活性变化最显著,灌间>灌下>根际,其次是S-CL活性,根际>灌间>灌下,最后是S-UE活性,灌下>灌间>根际。植物、冠层深度和季节对土壤酶活性的交互效应发现,植物×季节×冠层的交互作用对S-UE、S-CAT活性、S-CL活性、S-ALP活性影响最为显著。【结论】荒漠区植物土壤酶活性受季节、土壤微冠层变化的影响,春夏两季影响最大,秋季次之,其中灌下、灌间的土壤酶活性大于根际的土壤酶活性,以S-CL活性、S-CAT、S-UE活性最大。

  文章目录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1.2 实验处理

  1.3 测定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季节变化对不同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1.1 霸王群落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

  2.1.2 红砂群落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

  2.1.3 猫头刺群落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

  2.1.4 荒漠针茅群落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

  2.2 不同植物群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2.1 春季不同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变化

  2.2.2 夏季不同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变化

  2.2.3 秋季不同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变化

  2.3 不同植物、冠层和季节对土壤酶活性的交互效应

  3 讨论

  4 结论



登录 后下载文档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