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档首页 文档分类 切换分类

某工业用地及其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特定源健康风险评估

2025-04-09 09:59100下载
文件类型:PDF文档
文件大小:2.86M

  摘要:为探究某工业用地及其周边农田土壤中As、Cd、Cr、Cu、Ni、Pb、Zn和Hg的污染特征及特定源健康风险,本研究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结合空间分布对土壤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在源解析基础上开展特定源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冶炼厂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显著高于周边农田土壤。厂区土壤中Pb分别有57.14%和19.05%的样点高于一级和二级评价标准,而Hg的所有样点均高于一级和二级评价标准。周边农田土壤中,Cd和Zn的所有样点均高于一级评价标准,Cd有46.86%的样点高于二级评价标准。污染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除Cr和Ni外,其他重金属元素均呈现从冶炼厂向周边农田扩散的趋势。污染负荷指数法结果表明,厂区土壤总体属于重度污染,农田土壤总体属于中度污染。PMF结果表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源、农业源、交通源和工业与农业共同作用的综合源,其贡献率分别为10.58%、18.14%、25.17%和46.10%。特定源-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结果显示,综合源是当地成人和儿童致癌风险的优先控制污染源,贡献率分别为60.98%和61.98%,Cd为主要的致癌风险贡献元素,贡献率分别为65.57%和67.56%;综合源是当地儿童非致癌风险的优先控制污染源,贡献率为47.90%,As为主要的非致癌风险贡献元素,贡献率为31.46%。研究表明,研究区土壤存在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现象。为有效控制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未来需强化工业“三废”排放及农业投入品监管,并积极推进矿区土壤污染修复治理。

  文章目录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土壤样品采集

  1.3 土壤样品分析

  1.4 评价标准

  1.5 分析方法

  1.6 数据处理

  2结果与讨论

  2.1 土壤重金属含量统计特征

  2.2 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2.3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2.4 土壤重金属源解析

  2.5 农田土壤重金属特定源-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3结论



登录 后下载文档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