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档首页 文档分类 切换分类

陆地棉抗虫与抗草甘膦基因的分子聚合及经济性状相关分析

2024-06-26 15:27320下载
文件类型:PDF文档
文件大小:0.97M

  摘要:培育抗棉铃虫兼抗草甘膦的棉花,可以同步提高品种的抗虫与抗除草剂能力,降低植棉的除虫、除草用工成本,提升植棉综合经济效益。本研究利用自育的高产优质陆地棉品系、国产转Bt基因抗虫棉品系以及转GR79+GAT基因的抗草甘膦陆地棉品系为杂交亲本,配置复交组合。在繁殖的复交分离群体后代,通过在苗床喷洒0.2%草甘膦,去除不抗草甘膦棉苗;并在大田不防治棉铃虫的条件下,筛选抗虫棉株。而后在实验室利用特异引物对抗虫基因与抗草甘膦基因进行分子跟踪检测,将同时具有Bt基因与GR79+GAT基因的单株繁殖成株系,经大田筛选获得9个抗虫兼抗草甘膦的优良品系。然后对育成品系进行产量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其中品系BG-6不但实现了抗虫与抗草甘膦基因的聚合,而且该品系的皮棉产量水平较高、纤维品质表现良好:纤维长度达30.9 cm、比强度30.1 cN tex-1、马克隆值4.9。对产量性状与纤维品质性状相关分析显示,只有衣分与棉纤维整齐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 -0.838**),其他产量性状与纤维品质性状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文章最后得出结论:在复合杂交组合的分离后代,通过在苗床喷洒草甘膦筛选抗性棉苗,再结合大田不治虫筛选抗虫单株;而后在室内对2种抗性基因进行PCR分子跟踪检测,再在大田对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进行系统选育,可实现抗虫与抗草甘膦基因以及高产与优质性状的多元聚合。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复交组合的配置

  1.2.2 大田单株筛选

  1.2.3 单株的基因来源检测

  1.2.4 主要经济性状相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多亲本复交组合的配制及杂交后代目标单株筛选

  2.2 分离群体选株的抗性基因PCR检测

  2.2.1 Bt基因检测

  2.2.2 GAT基因检测

  2.3 各品系经济性状的表现

  2.4 产量性状与纤维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3 讨论



登录 后下载文档


1/26专辑:论文下载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