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档首页 文档分类 切换分类

重组竹抗弯试验及特征值确定

2024-06-22 21:29300下载
文件类型:PDF文档
文件大小:1.43M

  摘要:【目的】通过重组竹抗弯力学试验和理论分析,提出重组竹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特征值取值建议,拟合相关关系,为重组竹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参考ASTM D143—14等规范,对40个重组竹试件进行抗弯力学性能试验,结合试件的荷载-跨中位移关系曲线以及各阶段的破坏模态,分析其受力性能;运用统计学理论,分别采用参数法、非参数法以及相关规范计算方法求出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特征值。【结果】由试件的荷载-跨中位移关系曲线可知,重组竹抗弯破坏经历3个阶段,加载初期变形与荷载呈线性关系,此时试件处于弹性阶段;随着荷载增大,试件受拉区最外侧竹纤维的拉应力达到抗拉强度发生断裂,截面刚度降低,此时试件处于弹塑性阶段;继续加载,裂缝沿试件纵向和中性轴处发展,最终试件达到极限荷载后发生破坏,试件受压区未发现明显破坏。对于抗弯强度特征值,参数法计算结果均高于非参数法,基于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计算的抗弯强度特征值十分接近,且均大于Weibull分布计算的特征值;对于抗弯弹性模量,参数法、非参数法以及相关规范计算的特征值较为接近。【结论】对比3种计算方法的准确度,取非参数法计算的5%分位值作为抗弯强度特征值,取参数法计算的5%分位值作为抗弯弹性模量特征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抗弯弹性模量等级对应的抗弯强度建议取值。

  文章目录

  1 试验研究

  1.1 试件设计与制作

  1.2 试件加载与测试

  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 特征值确定方法

  2.1 参数法

  2.2 非参数法

  2.3 规范计算方法

  3 重组竹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特征值

  3.1 统计描述

  3.2 分布模型拟合

  3.3 特征值统计

  3.4 抗弯强度与抗弯弹性模量的关系拟合

  3.4.1 关系拟合

  3.4.2 拟合精度检验

  3.4.3 取值建议

  4 结论



登录 后下载文档


1/26专辑:论文下载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