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豫锑成矿带蔡凹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与“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2025-07-08 00 1.47M 0

  摘要:以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为指导,通过对地质作用、成矿构造、矿化蚀变和各种成矿信息的系统归纳研究,总结了蔡凹锑矿床的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和成矿作用特征标志,构建了“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蔡凹锑矿床是与岩浆热液作用有关的远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地质体为燕山晚期斜长花岗岩、花岗斑岩,成矿构造为双槐树—朱阳关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成矿结构面主要为近东西向韧性剪切带、褶皱、构造破碎带、岩性界面,蚀变主要为辉锑矿化、硅化、炭化。主成矿期可划分3个成矿阶段,其中,石英-硫化物阶段是主成矿阶段。该地区锑的富集和热液活动有明显的关系,成矿物质、流体主要来源于秦岭岩群和深部岩浆。

  文章目录

  引 言

  1 区域地质背景

  2 矿区地质特征

  3 “三位一体”成矿特征

  3.1 成矿地质体

  3.2 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

  3.2.1 岩性界面

  3.2.2 构造面

  3.3 成矿作用特征标志

  3.3.1 矿体特征

  3.3.2 矿石矿物特征

  3.3.3 蚀变特征

  3.3.4 地球化学特征

  3.3.4.1 微量元素特征

  3.3.4.2 硫同位素特征

  3.3.4.3 铅同位素特征

  3.3.4.4 流体包裹体特征

  4 “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5 结 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