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际经贸合作深化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全面实施,广西作为中国—东盟合作前沿,亟需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的复合型标准化人才。文章针对广西在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产业标准化意识薄弱、培养机制碎片化、评价体系不完善及国际沟通不足等问题,通过分析其标准化工作现状与挑战,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研究结合广西重点产业需求,采用产业联盟共建、分层培养模式设计、职业能力评价机制构建以及国际交流平台搭建等方法,形成多维度培养路径。结果表明,通过推动产业标准化联盟实现产教融合、完善分层次培训课程体系、建立基于国际标准的职业能力评价机制,并依托中国—东盟合作平台强化人才互通互认,可有效提升广西国际标准化人才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最终,研究提出的人才培养路径为广西增强区域标准话语权、助力产业国际化及推动中国—东盟标准化合作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支撑,具有可推广性。
文章目录
1 广西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挑战
1.1 产业国际标准化意识缺乏,国内外标准化工作未有效连接
1.2 培养机制待优化,标准化人才系统化培养模式未实现
1.3 能力评价待完善,未建立标准化人才职业能力评价机制
1.4 沟通机制缺失,未建立国际标准化人才沟通机制
2 广西开展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2.1 推动产业标准化联盟建立,扩大产业培训合作交流
2.2 加强国际标准化合作交流宣传
2.3 健全标准化人才培养机制,开展人才分层次培养
2.4 建立标准化人才职业能力评价机制,给予人才激励政策
2.5 统筹规划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
3 结语